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研学报告 >

基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心血管疾病干预靶点研究

时间:2020-08-14 19: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学靶点、探讨新的治疗策略和手段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物活性分子分布广泛、生物效应多样、种类繁多,在维持人体各系统正常机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自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医科大学的季勇教授带领团队联合天津医科大学开展了“基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心血管疾病干预靶点研究”,从多层面、多水平、多模型探讨了多个生物活性分子(如同型半胱氨酸、硫化氢、前列腺素和Salusin-β)在血管炎症、内皮损伤、血管重构、血管新生、心肌损伤等心血管疾病重要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解析了这些生物活性分子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关键靶标,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揭示了心血管疾病发病新机制,创新性提出干预新靶点,该项目荣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通过研究揭示了同型半胱氨酸致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机制。项目组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通过“caspase-1/线粒体功能障碍/caspase-9/caspase-3活化”这一信号通路介导内皮细胞发生炎症性的细胞焦亡和非炎症性的细胞凋亡,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激活“caspase-1-依赖的炎症小体”导致内皮细胞焦亡是其致相关血管炎症的潜在关键机制。


项目组提出硫化氢缓释剂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生物学效应及硫化氢抗损伤新机制。项目组首次报道硫化氢缓释剂GYY4137可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出硫化氢可通过上调SIRT3水平,发挥内皮保护作用,揭示硫化氢抗氧化损伤新机制;发现硫化氢可通过巯基硫化修饰特异性蛋白1的半胱氨酸664位点来调节KLF5的转录活性,发挥抗心肌肥大效应。


项目组研究解析了前列腺素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稳态中的关键作用。项目组提出前列腺素PG E2受体Ep 3 是影响血管重构和血管新生的关键靶标,揭示Ep3有望成为防治心血管术后再狭窄、肺动脉高压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潜在新药物靶点;发现血栓素通过其TP受体抑制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为TP受体及其下游关键信号分子作为提高干细胞治疗效率的靶标提供了实验数据;解析了PGD2介导炎症消退的作用机制,提出P G D2受体亚型1及其下游的P KA调节Ⅱα亚基可作为炎症性疾病如心肌梗死的治疗靶点;揭示了前列腺素受体IP是PGI2促进肝脏糖异生关键因子,为临床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指导;发现维生素D通过其受体上调硫酯酶成员4表达来抑制COX-2的表达从而调控炎症反应,揭示了维生素D抗炎新机制。


项目组揭示了生物活性肽Salusin-β的心血管损伤效应。项目组研究发现肾性高血压大鼠室旁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Salusin-β阳性神经元细胞明显增加,通过局部显微注射抗Salusin-β抗体可降低大鼠肾交感活性、血压及心率,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


项目主要完成人多次获邀在知名刊物上撰写综述,获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相关主题发言;项目成果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靶点和新策略,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新思路,对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